
技术论坛
技术分享 | 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
一、锂电池原理与材料
锂离子电池原理
锂离子电池材料
材料关键点:容量密度、纯度、配方,稳定性、均匀性,材料批次一致性。
正极材料
负极材料
正/负极材料开展
隔离膜
电解液
二、锂电池工艺
锂电池制造工艺系统
锂电池制造工艺流程图
模切极耳激光切极耳
卷绕
装配
烘烤与注液
化成、分容
SEI膜
“固体电解质界面膜”( 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)
------在液态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过程中,电极材料与电解液在固液相界面上发生反应,形成一层覆盖于电极材料表面的钝化层。这种钝化层是一种界面层,具有固体电解质的特征,
是电子绝缘体却是Li+ 的优良导体,Li+ 可以经过该钝化层自由地嵌入和脱出,因此这层钝化膜被称为“固体电解质界面膜”( 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)。
负极材料石墨与电解液界面上顺利获得界面反应能生成SEI膜 , 厚度约为100~120nm ,其组成主要有各种无机成分。
SEI 膜的形成对电极材料的性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。一方面,SEI 膜的形成消耗了部分锂离子,使得首次充放电不可逆容量增加,降低了电极材料的充放电效率;
另一方面,SEI 膜具有有机溶剂不溶性,在有机电解质溶液中能稳定存在,并且溶剂分子不能顺利获得该层钝化膜,从而能有效防止溶剂分子的共嵌入,
避免了因溶剂分子共嵌入对电极材料造成的破坏,因而大大提高了电极的循环性能和使用寿命。
静置、二次注液、激光封口、分容、入库
电池模组生产流程
视觉检测:尺寸、外观
电池模组安全测试
三、锂电池智能厂房
锂电池智能厂房系统
锂电池智能厂房系统
四、AG凯发K8国际智慧——智慧工厂
智慧工厂资产健康管理平台 (iFMP)
设备点检负荷下降50%~60%;
设备运行时间提升10%~20%;
设备维修费下降50%;
能源消耗下降5%~10%。
BIM工厂规划设计、机电装配式安装
BIM模型设计:
项目设计人员采用BIM技术,只用测量现场场地整体的基本数据,不需要等待土建单位提供全部场地,便可以在BIM模型内建立起高精度机电模型和深化设计装配图,
按照机械零件的标准,对构配件进行设计优化,精度提高到毫米级。
这种BIM化深化设计是分模块进行的,最大限度地集成了各类设备及管道,各个部分的排布更加合理,有利于设备后期的运输、拼装和检修维护。
模块运到现场后,安装人员根据装配图、二维码标识系统,利用管段和螺栓连接起各个模块,就像“搭积木”一样,实现全程无焊作业。
了保证安装精度,项目顺利获得活套法兰校正泵组间安装误差,实现严密连接;现场人员对照装配图纸,顺利获得扫描二维码取得各冷机立管相应信息,
将其运输至相应的冷机前方对管安装;管道支架整体固定提升,顺利获得特制插销,连接支架与预埋在土建结构上的钢板。
高效机房
以“能效目标”为导向的全过程节能服务过程;
从设计阶段到项目实际投入运行后两年;
贯穿设计-施工-运营整个过程。并对中央空调机房的实际运行EER做出承诺,并承担责任。
能效保障·施工督导:管控主要设备及辅助配件的